GB/T15499-199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定量记录人体伤害程度的方法及伤害对应的损失工作日数值。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
2 引用标准
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7794职业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7799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 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7800职业性急性氨中毒 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8781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8787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 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8789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 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11533标准对数视力表
3 术语
3.1 累积伤害 accumulated injury
同一、同名肢体、或器官、或组织系统的多处伤害。
3.2 共存伤害 coexistant injury
功能无关的肢体、器官、组织系统的伤害。
3.3 损失工作日 lost workdays
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3.4 损伤 injury
受伤害人员心理、生理、功能或解剖.组织学上异常或缺失。
4 肢体损伤
4.1截肢部位损失工作日数换算表
见表4
手
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远节指骨 60 50 40 35 30
中节指骨 — 55 40 35 30
近节指骨 60 60 60 50 40
掌骨 70 60 60 60 60
足
拇趾 二趾 三趾 四趾 小趾
远节趾骨 50 20 20 20 20
中节趾骨 — 40 40 40 40
近节趾骨 60 55 55 55 55
跖骨、跗骨 65 60 60 60 60
4.2肢体瘫和丧失功能
4.2.1肢体瘫与肌力损失换算表
见表
4.2.2单纯骨折损失工作日换算表
见表
4.2.3手、足单纯骨折损失工作日数换算表
见表
4.2.4肢体功能障碍
见表
5 眼部损伤
见表
5.20视力员失工作日数值换算表
见表
6 鼻部损伤
见表8
功能损伤与部位 损失工作日
6.1 外鼻挫伤创口愈合,肿胀消退,鼻腔能通畅 30
6.2 鼻骨骨折、鼻部轻度变形 100
6.3 鼻脱落者 2000
6.4 鼻局部缺损致使嗅觉功能显著障碍者 1000
6.5 鼻骨粉碎性骨折或鼻骨线形骨折,伴有明显移位者,需手术整复者 300
6.6 单纯性无移位性鼻骨骨折 60
6.7 单侧鼻腔或鼻孔闭锁 400
6.8 鼻中隔穿孔 90
7 耳部损伤
见表
7.8 听力损伤工作日数值换算表
见表
8 口腔颌面部损伤
见表
8.18 长齿脱落损失工作日数值换算表
见表
8.19颧骨、上下颌骨骨折、颞下颌关节损伤
见表
9 头皮、颅脑损伤
见表14
功能损伤与部位 损失工作日
9.1 头皮损伤
9.1.1 头皮血肿,不经手术能治愈者 20
9.1.2 头皮血肿,经穿刺抽血和加压包扎后,短期内能吸收自愈者 25
9.1.3 头皮血肿,需手术者 60
9.2 头皮裂伤
9.2.1 头皮锐器创、挫裂创1~2处,其累计总长度在8cm以下未损及骨膜 30
9.2.2 锐器创、创口累计长度达8cm 60
9.2.3 钝器创、创口累计长度达6cm 60
9.3 头皮撕脱伤
9.3.1 撕脱面积<20 200
9.3.2 撕脱面积=20 300
9.3.3 撕脱面积>20 400
9.3.4 撕脱面积达头皮面积25%,有失血性休克者 600
9.3.5 撕脱面积达头皮面积50% 1000
9.3.6 全头皮撕脱 2000
9.4 头皮缺损
9.4.1 头皮缺损达10 300
9.4.2 头皮缺损达全头皮25% 900
9.4.3 头皮缺损达全头皮25%以上 2400
9.4.4 头皮大部分缺损 3000
9.5 颅骨骨折
9.5.1 颅盖骨单纯线状骨折,创口愈合血肿吸收,不伴有颅神经操作症状 150
9.5.2 颅盖骨多发性骨折 400
9.5.3 颅盖骨凹陷性骨折 400
9.5.4 颅盖骨凹陷性骨折需手术整复,非功能区超过0.5cm×20cm 1000
9.5.5 颅盖骨凹陷性骨折需手术整复,功能区超过0.5cm×20cm 1500
9.5.6 眶部骨折
9.5.6.1 单纯闭合骨折 90
9.5.6.2 单纯开放骨折 150
9.5.6.3 遗有眶部轻度变形 250
9.5.6.4 与健侧相比,遗有容貌明显改变 700
9.5.7 颌面软组织及颌骨外佃缺损遗有神经症状影响功能者 680
9.5.8 吞咽、迷走神经损伤、呛咳、误咽、声音嘶哑 2300
9.5.9 咀嚼、咽下功能能遗有显著障碍者 3000
9.5.10 吞咽、迷走神经损伤,遗有吞咽神经痛 3500
9.6 颅底骨折不伴有颅神经操作,仅有脑脊液漏者 400
9.7 头部损伤,当时无意识障碍,有主诉症状,但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无客观体征 60
9.8 轻型颅脑损伤
9.8.1 头部损伤,有原发性意识障碍,伴有逆行性健忘,无颅骨骨折,无神经定位体征,仅有头痛、头迷等症状 200
9.8.2 头部操作颅骨骨折,遗有头痛、头迷等症状,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头颅CT无脑实质损害,脑电图有轻度异常 400
9.9 中型颅脑损伤
9.9.1 仅有脑挫伤,头颅CT证实有挫伤,神经系统有或无阳性体征,脑电图有中度以上异常改变者 600
9.9.2 脑挫裂伤,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腰椎穿刺有血性脑脊液
9.9.3 脑挫裂伤,啤酒网膜下腔出血和颅骨骨折 1000
9.9.4 脑挫裂伤和凹陷性骨折需手术者 1200
9.10 重型颅脑损伤 1500
9.10.1 颅内血肿
9.10.1.1 硬脑膜外血肿需手术清除者 1200
9.10.1.2 硬脑膜下血肿需手术清除者 1500
9.10.1.3 脑内单发血肿需手术清除者 2000
9.10.1.4 颅内多发性血肿需手术清除者 3000
9.10.1.5 广泛脑挫裂伤合并小血肿不需手术者 2000
9.10.2 脑干损伤
9.10.2.1 轻度 700
9.10.2.2 中度 3000
9.10.2.3 重度 5000
9.10.2.4 极重型 6000
9.11 颅脑损伤合并症
9.11.1 头皮感染合并颅骨骨髓炎 1000
9.11.2 化脓性脑膜炎 1500
9.11.3 外伤性脑脓肿 2000
9.11.4 颅骨缺损,需行颅骨成形术者 800
9.11.5 颅底骨折伴有脑脊液漏(鼻、耳漏)
9.11.5.1 不需手术者,有不全面听神经损伤 1000
9.11.5.2 颅神经损伤,需要手术修复者 2000
9.11.5.3 不能修复者 2500
9.11.6 颅底骨折合并嗅神经损伤,单侧 300
9.11.7 颅底骨折合并嗅神经损伤,双侧 800
9.11.8 颅底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单侧 2000
9.11.9 颅底骨折合并神神经损伤,双侧 3000
9.11.10 前庭神经损伤、脑晕、平衡障碍或有呕吐者 700
9.12 颅内异物,有功能障碍者 2000
9.13 脑外伤遗有失语
9.13.1 不完全失语 2300
9.13.2 完全运动性失语 4000
9.13.3 完全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 6000
9.13.4 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 1000
9.13.5 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 2300
9.14 脑外伤性癫痫
9.14.1 用抗癫痫药物能控制者 1200
9.14.2 每月大发作一次,小发作平均每周一次 2400
9.14.3 每月大发作二次,小发作二次以上 6000
9.15 颅脑损伤致其他症与并发症
9.15.1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2000
9.15.2 垂体功能低下综合症 3500
9.15.3 尿崩症 3000
9.16 外伤性智力损伤
9.16.1 轻微适应缺陷 850
9.16.2 轻度适应缺陷 2300
9.16.3 中度适应缺陷 4000
9.16.4 重度适应缺陷 6000C
9.16.5 极重度适应缺陷 6000A
9.17 精神病症状
9.17.1 人格改变 1200
9.17.2 精神病症状影响职业劳动 2400
9.17.3 精神病症状致使缺乏社交能力 4400
9.17.4 精神病症状表现为危险或冲动行为 6000C
9.17.5 精神病症状缺乏生活处理能力 6000B
10 颈部损伤
见表15
功能损伤与部位 损失工作日
10.1 甲状腺操作
10.1.1 伴有喉返神经损伤致使功能严重障碍 1000
10.1.2 甲状腺功能轻度损伤 1200
10.1.3 甲状腺功能中度损伤 2400
10.1.4 甲状腺功能重度损伤 4400
10.2 甲状旁腺损伤
10.2.1 甲状旁腺功能轻度损伤 300
10.2.2 甲状旁腺功能中度损伤 1700
10.2.3 甲状旁腺功能重度损伤 5000
10.3 胸导管损伤致乳糜胸,保守治疗可痊愈者 150
10.4 胸导管损伤致乳糜胸,需手术治疗 500
10.5 喉损伤,遗有喉狭窄声带轻度麻痹,能基本发音和呼吸 800
10.6 喉损伤,引起喉狭窄影响发音及呼吸者 1600
10.7 颈部创口1~2处,单创口长度不超过5cm,无运动功能障碍 25
11 胸部损伤
见表16
功能损伤与部位 损失工作日
11.1 胸有成竹部严重挤压伤不影响呼吸功能致成胸壁组织缺损或胸壁组织疤痕挛缩 60
11.1.1 损伤面积占体表面积1% 120
11.1.2 损伤面积占体表面积2% 300
11.1.3 损伤面积占体表面积3% 800
11.1.4 多发性肋骨骨折出现胸壁浮动,反常呼吸、呼吸困难
11.2 胸部外伤致成胸壁组织缺损,或胸壁组织疤痕挛缩其面积占体表面积3%以上者,且影响呼吸功能和胸部活动的:
11.2.1 轻微 600
11.2.2 中度 1200
11.2.3 重度 1700
11.3 胸部严重挤压伤
11.3.1 致使循环、呼吸运动障碍,愈后症状消失,心、肺功能恢复正常 250
11.3.2 致使循环障碍,合并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愈后心\肺功能不良 2500
11.3.3 致使颅内出血,肺合并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肾合并挤压综合症 4000
11.4 女性乳房损伤,导致一侧乳房部分缺失或乳腺导管损伤 200
11.5 女性一侧乳房缺失,双侧乳房丧失哺乳功能(未婚、育龄女性) 1200
11.6 闭合性气胸
11.6.1 小量气胸,有轻度呼吸加快,愈后无不良改变 50
11.6.2 积气多\呼吸困难,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愈后无症状 90
11.7 开放性气胸,愈后症状消失 300
11.8 张力性气胸,愈后症状消失 150
11.9 张力性气胸,愈后遗有呼吸困难二级 300
11.10 外伤性血胸
11.10.1 小量血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150
11.10.2 中等量以上血胸有明显症状和体征,可伴有休克,愈后有轻度胸膜粘连 600
11.10.3 进行性血胸,迟发性血胸,凝固性血胸,呼吸困难,需剖胸手术治疗 1200
11.10.4 胸壁异物滞留 200~600
11.10.5 血气胸行单纯闭式引流手后,胸膜粘连增厚 500
11.11 胸部外伤致成脓胸
11.11.1 单纯胸腔闭式引流可治愈,愈后不影响呼吸功能 200
11.11.2 局限性脓胸行部分胸改术 1800
11.11.3 需胸廓改形术治疗,术后明显影响呼吸功能,呼吸困难在二级以上者 2300
11.11.4 胸改术后,呼吸困难在三级以上者 4000
11.11.5 一侧胸改术后,切除六根肋骨以上 6000C
11.11.6 胸部外伤致成支气管胸膜瘘、脓胸 2000
11.11.7 胸部外伤致成脓胸治疗后遗有呼吸困难四级 6000
11.12 胸部外伤伤致成呼吸窘迫综合症
11.12.1 纵隔气肿 1000
11.12.2 纵隔脓肿 2500
11.12.3 纵隔炎 2000
11.13 食管损伤
11.13.1 愈后能进普通饮食者 200
11.13.2 食道狭窄,能进半流食者 1000
11.13.3 食道狭窄,只能进全流食者 3500
11.13.4 食管切除术后进食正常者 1000
11.13.5 食管重建术后并返流食管炎 2300
11.13.6 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狭窄,仅能进半流食者 2400
11.13.7 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狭窄,仅能进流食者 4500
11.13.8 食管闭锁或切除后摄食依赖胃造瘘者 6000B
11.14 气管、支气管破裂,保守治疗可治愈,愈后功能良好 300
11.15 气管、支气管破裂,需重建呼吸道,术后呼吸通畅,呼吸功能良好 1000
11.16 肺爆震伤
11.16.1 轻者:胸痛、胸闷、咳嗽、咳泡沫样血痰,愈后症状消失,肺功能正常 400
11.16.2 重者:烦燥不安、呼吸困难、紫绀,甚至休克 1000
11.17 肺破裂,肺损伤形成较大的肺内血肿,或间质出血,合并血气胸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2000
11.18 长管状骨折,致成肺脂肪栓塞综合症 4000
11.19 肺损伤
11.19.1 肺修补术 800
11.19.2 肺内异物滞留或异物摘除术后 900
11.19.3 支气管成形术 800
11.20 肺切除
11.20.1 肺段切除 1200
11.20.2 肺段切除,肺功能轻度损害 1700
11.20.3 肺叶切除,并肺段或楔形切除 2400
11.20.4 双肺叶切除 4000
11.20.5 肺叶切除后,并部分胸改术 3800
11.20.6 一侧全肺切除术后肺功能中度损伤 4400
11.20.7 一侧全肺切除,并胸廓改形术 6000C
11.21 心脏、血管损伤
11.21.1 心脏挫伤,有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室性心动过速 4500
11.21.2 心包破裂、心包异物,需手术者 800
11.21.3 心脏或大血管损伤并有心包填塞、损伤性动脉瘤 3000~5000
11.21.4 心脏修补术 1190
11.21.5 大血管修补术 800
11.21.6 心脏异物滞留或异物摘除术后 1100
11.21.7 血管代用品重建血管 1200
11.21.8 冠状运脉旁路移植术 3100
11.21.9 瓣膜置换术后 4000
11.21.10 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不全二级 5000
11.21.11 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不全三级 6000B
11.21.12 心脏损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6000C
11.22 创伤性膈肌破裂致成膈疝 1000
11.23 膈肌修补术 600
12 腹部损伤
见表17
功能损伤与部位 损失工作日
12.1 腹壁损伤
12.1.1 单纯腹壁损伤,创愈合血肿吸收 30
12.1.2 损伤疤痕收缩,活动有疼痛感 100
12.1.3 腹壁缺损10cm左右 1200
12.1.4 腹壁缺损大于腹壁的四分之一 2400
12.2 腹膜后间隙损伤
12.2.1 愈后血肿吸收,轻度腹胀 200
12.2.2 神经丛损伤致持久严重腹胀 400
12.3 腹部损伤致使腹腔积血,需剖腹手术探察 400
12.4 实质器官损伤(肝、脾、肾)保守疗法可治愈 350
12.5 实质器官损伤,切口愈合有轻度腹胀 750
12.6 肾损伤
12.6.1 一侧肾全切除,另一侧肾正常 2500
12.6.2 一侧面肾脏破裂引起出血性休克,肾脏损伤后期伴有肾性高血压、肾功能障碍 3000
12.6.3 一侧肾切除,对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4000
12.6.4 一侧肾切除,对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6000C
12.6.5 一侧肾切除,对侧肾部分切除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6000B
12.6.6 双肾切除,能用透析维持或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6000A
12.7 脾摘除
12.7.1 30岁以上摘除者
12.7.2 30岁以下摘除者
12.8 空腔器官损伤(胃、肠、胆囊)伴有端,手术修复,影响功能 700
12.9 胃切除
12.9.1 胃部分切除 500
12.9.2 胃切除二分之一 800
12.9.3 胃切除三分之二 1200
12.9.4 胃切除四分之三 2400
12.9.5 胃全切 4400
12.10 肠损伤
12.10.1 腹部损伤致使空腔脏器穿孔术后合并腹膜炎 1000
12.10.2 腹部损伤致使肠梗阻或者肠瘘者发作频繁 2500
12.10.3 腹部损伤致使肠梗阻或者肠瘘者发作不频繁 1500
12.11 小肠切除
12.11.1 小肠切除<1/3 400
12.11.2 小肠切除≥1/3 800
12.11.3 小肠切除三分之一,并回盲部切除 1200
12.11.4 小肠切除≥1/2 1800
12.11.5 小肠切除三分之二,保留回盲部 2400
12.11.6 小肠切除三分之二,回盲部也切除,施行逆蠕动吻合术 3200
12.11.7 小肠切除四分之三,施行逆蠕动吻合术 4400
12.11.8 小肠切除四分之三,未施行逆蠕动吻合术 6000C
12.11.9 小肠切除<3/4,未施行逆蠕动吻合术 6000B
12.11.10 小肠切除90%以上 6000A
12.11.11 结肠部分切除 600
12.11.12 右、左横结肠大部分切除 850
12.11.13 右半结肠切除 1000
12.11.14 外伤致直肠脱出,治疗后效果不佳 800
12.11.15 左半结肠切除 1200
12.11.16 乙状结肠或回盲部切除 700
12.11.17 会阴部损伤后,肛门排便轻度障碍 1700
12.11.18 会阴部损伤后,肛门排便重度障碍 4000
12.11.19 直肠、肛门、结肠部分切除,结肠造瘘 2600
12.11.20 全结肠、直肠、肛门切除,回肠造瘘 5000
12.12 肝损伤
12.12.1 肝外伤、合并胆瘘 1500
12.12.2 肝部分切除 790
12.12.3 肝切除二分之一 2000
12.12.4 肝切除三分之二 3500
12.12.5 肝切除三分之二,并有常规肝功能轻度损伤 4500
12.12.6 肝切除三分之二,并有常规肝功能中度损伤 6000C
12.12.7 肝切除四分之三,并有常规肝功能重度损伤 6000B
12.12.8 肝外伤后发生门脉高压三联症或发生Budd-chiar氏综合症 6000B
12.12.9 肝切除后,原位肝移植 6000A
12.13 胆损伤
12.13.1 胆肠吻合术后 1200
12.13.2 致肝功能轻度损伤 2500
12.13.3 胆道反复感染 2400
12.13.4 致中度肝功能损伤 4500
12.13.5 致重度肝功能损伤 6000B
12.14 胰损伤
12.14.1 胰部分切除 750
12.14.2 胰切除二分之一 1300
12.14.3 胰次全切除,胰岛素依赖 3200
12.15 外力引起腹疝,需简单手术修复 450
12.16 外力引起腹疝,需复杂手术修复 600
12.17 膀胱损伤
12.17.1 闭合性膀胱挫伤、镜检血尿在二周内自行消失 30
12.17.2 膀胱破裂,手术修复,无尿道狭窄 450
12.17.3 膀胱破裂,手术修复,有尿道狭窄 900
12.17.4 膀胱破裂,手术修复,尚须改道者 3000
12.17.5 膀胱损伤,轻工排尿障碍 1760
12.17.6 神经原性膀胱残余尿≥50mL 3200
12.17.7 膀胱部分切除容量<100mL 3500
12.17.8 永久性膀胱造瘘 4500
12.17.9 重度排尿障碍 4800
12.17.10 膀胱全切除 6000C
12.18 尿道瘘不能修复者 2500
12.19 尿道狭窄需定期行扩张术 4400
12.20 一侧输尿管狭窄,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3500
12.21 永久性输尿管腹壁造瘘 4500
12.22 双侧输尿管狭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6000C
12.23 腰部软组织损伤
12.23.1 轻度挫伤占腰部体表面积30%以下 100~200
12.23.2 广泛挫伤占腰部体表面积30%以上 300~400
12.23.3 躯干部创口1~2处,累计长度10cm以下,仅伤及肌层 25
12.24 会阴部损伤
12.24.1 阴囊一侧挫伤形成较小血肿,未伤及睾丸,能自行吸收 20
12.24.2 会阴部较小血肿能自行吸收 20
13 骨盆部损伤
见表18
功能损伤与部位 损失工作日
13.1 骨盆不稳定性骨折 2000
13.2 骨盆稳定性骨折 300
13.3 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遗有尿道狭窄,不需手术修复 1500
13.4 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完全性尿道断裂,需手术治疗 2500
13.5 骨盆骨折,遗产道狭窄(未育者) 1700
13.6 生殖器官损伤
13.6.1 已育妇女子宫切除或部分切除 900~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