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防毒补充措施及建议
201、202、203生产车间一层不使用热源,无稳定上升气流,可能逸散的少量有害气体密度均大于0.75,可在其上部、下部同时设置机械排风设施,不小于1次/h的通风换气次数,可定期开启;
201、202、203生产车间二层、三层使用热源或蒸汽管线,其可能逸散的有害气体密度均大于0.75,但显热可能不足以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建议设置机械排风设施,应在其下部排出总排风量的2/3,上部排出总排风量的1/3,不小于1次/h的通风换气次数,可定期开启;
204车间一层使用热源,其可能逸散的有害气体密度均大于0.75,但显热可能不足以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建议设置机械排风设施,应在其下部排出总排风量的2/3,上部排出总排风量的1/3,不小于1次/h的通风换气次数,可定期开启;
其他见报告。
2风险评估补充措施及建议
1.201、202、203、204、205生产车间、仓库在下一步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中应明确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位置、数量、型号等性能参数,并作出一定的防护能力验证;
2.针对腐蚀性强和易经皮肤吸收的物质如盐酸、氢氧化钠、硫酸、三聚氯氰等,应做好全身防护,避免引起灼伤、过敏和中毒;
3.针对吸入高风险的物质如盐酸溶液、硝酸钠、氢氧化钠、硫酸、亚硝酸钠应加强密闭建构筑物的通风设计,作业过程中加强员工呼吸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佩戴。
4.针对风险较低的噪声和高温危害因素,应在保证有限采购低噪声设备、安装保温隔热材料的原则下,将产噪设备合理集中布置在装置底层,产热设备布置在多层装置顶部,同时加强通风的工程方面设计。
其他见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