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
粉尘:谷物粉尘、硅藻土粉尘。
化学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氢氧化钠、氯化氢及盐酸、硫化氢。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
建筑卫生学:照度。
上述危害因素由于其本身的危害特征对作业人员可能产生各种危害,用人单位应加强监管,高度重视,及早预防,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当发现危害因素对接触员工造成损害时,密切观察,及时报告,加强治疗。
粉尘危害关键控制点:主要来源于粉碎、上料过程,为降低粉尘危害应加强个人防护,严格按照要求佩戴防尘口罩或防尘半面罩,并根据使用情况及时更换,同时确保除尘设施运行正常,除尘性能有效。
毒物危害关键控制点:主要来源于制冷间、污水处理过程,为降低毒物危害应加强个人防护,加强作业时个体防护用品的监督佩戴和管理。
噪声危害关键控制点:用人单位噪声危害主要为洗瓶机、贴标机等;为降低噪声危害应减少作业人员该区域的作业周期和时间,并为作业人员配备防噪耳塞,做好个体防护。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等的规定,该用人单位开展的项目属于“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中的“啤酒制造”,综合分析判定,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