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粉尘防护
(1)定期对硫磺侧吸罩除尘系统进行检维护,定期清理硫磺库熔硫池轴流风机堆积的硫磺,保证除尘系统正常运行;
(2)定期对熔硫池处的硫磺积尘进行清理防止发生二次扬尘;
(3)定期对蛋氨酸生产车间下料器平台处安装的三级除尘设施进行检维护,清理除尘器和平台处的蛋氨酸粉尘,防止二次扬尘的发生;
(4)定期对烘干工段和流化床二层平台的积尘进行清理,防止二次扬尘的发生;
(5)定期对蛋氨酸包装机的布袋除尘器进行检维护,保证除尘设备正常运行;定期对包装工段的积尘进行清理,防止二次扬尘的发生;
(6)定期对硫酸钠回收装置烘干工段离心机、流化床、包装机处的硫酸钠粉尘进行清理,防止二次扬尘的发生;
(7)定期对硫酸钠自动包装机的布袋除尘器进行检维护,保证除尘设备正常运行;
(8)定期对硫铵车间自动包装机的布袋除尘器进行检维护,保证除尘设备正常运行;定期对包装工段的积尘进行清理,防止二次扬尘的发生;
(9)定期对磷板炉布袋除尘器中的灰尘进行清理和维护,保证除尘设备正常运行;
(10)加强对渣仓和磷板炉处的积尘进行清理,防止二次扬尘的发生,除灰时尽可能采取湿式作业;
(11)不得随意停用和拆除已投入使用的防尘职业病防护设施。
2 毒物防护
(1)严格执行已有防毒措施,尤其是针对氰化钠、氰化氢、硫化氢等高毒物质,在取样和现场作业时必须遵照相关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要求;
(2)根据相关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要求,设置应急救援通道、醒目的指示和警示标识。高度重视非生产工况下如日常检修、设备及设施清理、防护设施维护等特殊情况下化学有害因素(如“氰化钠、氰化氢、硫化氢等”)的防护工作,进入受限空间、密闭空间中作业(如各种反应釜、罐体、缓冲罐清理维修等作业)时必须严格管理,作业人员必须佩带个体防护用具,采取局部机械强制通风、严格佩戴个体防护用具及检测报警仪器等措施,严防急性中毒等意外事件发生;
(3)针对氰化氢取样口处在取样时存在超标可能,取样时必须加强个体防护佩戴有效的防毒面具,同时巡检时必须携带便携式氰化氢报警仪;
(4)为防止毒物的危害,应加强工作现场的通风,并设专人负责机械通风的维修管理,定期清理、维护使机械通风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5)丙烯醛装置对苯二酚稳定剂配置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扫减少散落产生的危害;
(6)利用已有自动化控制系统加强对生产装置的实时监控。定期对检测仪器和防护设施进行保养和维修,使其处于正常状态,发挥仪器和设备设施的性能和效果。仪器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7)生产装置应严格按照规范选取设备、管道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确保生产过程中装置的可靠性、连续性。防止危险超压情况的发生,装置内的压力设备和管道按照规范设置安全阀和爆破膜等泄压设施。泄压设施和各系统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泄放物料送火炬系统燃烧后排放;
(8)进一步规范各生产助剂和空置助剂桶的管理,制定对应的防护使用管理制度,指定特定存放位置;
(9)对采样过程中的废弃、溢出以及残余样品(氰化物、硫化氢等)应设置收集装置;
(10)对各人工采样阀,应定期检查采样阀和系统切换阀的使用状况,避免出现泄漏或阀门失灵;
(11)不得随意停用和拆除已投入使用的防毒职业病防护设施。
3 噪声防护
(1)供热中心噪声已严重超标,应为其配备衰减性最好的防噪耳罩,或增加班次减少巡检次数和时间,如三班两运转改为五班三运转;
(2)为员工配备声音衰减性能好的护听器、防噪耳塞等,以供作业人员进入高噪声作业区使用(如空压机房、压缩机房、供热中心燃机房、大冷冻站等区域);
(3)对于部分巡检岗位噪声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可适当增加人员轮流巡检(如硫酸钠回收车间干燥岗、蒸发岗、大冷冻巡检工),减少单个人员巡检时间;
(4)定期对接触等效噪声强度等级大于80dB(A)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3.1.4 高温防护
(1)高温季节针对存在高温的车间:二硫化碳装置、甲硫醇装置、蛋氨酸合成装置、硫酸钠回收装置、氰化钠装置、供热中心、废气废液处理装置,接触高温的岗位应合理安排作业、巡检时间,减少接触高温时间;
(2)炎热夏季定期为职工发放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
(3)加强对各高温热源、高温管道保温隔热材料的维护工作,尽量较少热源管道裸露、保温材料破损等情况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