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新常态化警示管理工作,规范设置安全生产警示标志标语,正确规范使用警示告诫、约见警示、黄牌警示等新常态化警示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那么,企业和安监部门,应该如何用好“安全生产警示”这把利剑呢?
1企业:采用多种警示方式
安全生产警示管理工作,一般包括警示教育、警示告诫、警示标志、警示标语、警示图片等类别,通常根据不同时节、不同区域、不同场所、不同设备、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警示方式,获得不同的警示效果。
就安全生产月期间,多数选用安全生产专刊、墙报、展板、板报等传统方式或多种媒体手段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也可在不同季节通过举办图片展、宣讲会、事故分析会、撰写案例观后感、开展反思大讨论等方式,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剖析,深刻反思,总结教训,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提醒大家做好各类事故的防范措施,提防事故发生。
2企业:规范警示标志标语
统一规范设置安全生产标志标语,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现场的警示作用。
就警示标志而言,一般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等四类,在有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及时提醒从业人员注意危险,防止从业人员发生事故。
企业生产区域的关键地段上应设置一些安全生产警示标语,时常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生产。如班组生产现场可设置“班前讲安全,思想添根弦;班中讲安全,操作保平安;班后讲安全,警钟鸣不断”。如生产厂区的关键区域可设置“安全是增产的细胞,隐患是事故的胚胎;杂草不除禾苗不壮,隐患不除效益难上;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等安全生产警示标语。
这些标志标语的设置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时更新,也可随着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需要进行更新。
3安监:规范使用警示告诫
各级安监部门应按照新常态化警示管理工作要求,根据本辖区安全生产状况,按季度对事故发生的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警示告诫。
主要对发生爆炸、中毒、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对主要负责人不按规定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不按要求及规定标准落实整改措施的,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而又不按规定整改的,一律进行书面告诫。
被书面告诫的企业或主要负责人应如何做?
应及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原因,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切实防止或减少事故发生。并书面报告告诫整改计划和整改落实情况,促进警示告诫工作规范使用。
4安监:行使好约见和黄牌警示
要行使好约见警示和黄牌警示两种警示管理工作。
约见警示一般对事故隐患不整改或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重大危险源未辨识、登记,安全监控措施未落实,事故应急预案未制订的;一年内重复发生同类型一般事故的;发生死亡事故的;其他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定,情节严重的,都应采取约见对话警示。
黄牌警示一般对约见警示无故不到的;对发出监督管理指令书后整改不力的;一年时间内发生2起伤亡事故的,都应给出黄牌警示,并限期落实整改到位。同时要对受到约见警示或黄牌警示的单位或个人,制定具体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书面报当地安监部门。
受到黄牌警示的单位应如何做?
在规定期限内已落实整改措施,要求撤销黄牌警示的,应当书面向当地安监部门提出申请。安监部门在接到书面申请后,应当核实有关情况,在检查后确认已整改合格的,可以撤销黄牌警示。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新常态下的安全生产警示作用。
各政府安监部门应以现有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警示管理目录,凡被列入目录的生产经营单位,除依法对违法行为从重处罚外,还要在规定时间内组织整改,整改结束后提出验收申请,由相关安监部门组织验收,验收不合格或拒不整改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并由生产经营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