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项目在建成投产后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并配备相关人员,应重新修订定《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置预案》。专项预案中应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苯系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高温中暑及烫伤专项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2、建立应急救援网络、落实应急救援组织、人员、就近与相关医院签订医疗救护协议、配备应急救援设施,配备的应急救援设施如下:
(1)在锅炉房、炭化车间、活化车间应设固定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有毒气体报警器,设置高度根据泄漏点实际情况和物质密度确定,同时配备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便携式二氧化硫检测报警仪;磨粉压制车间和炭化车间应设固定式苯有毒气体报警器,设置高度根据泄漏点实际情况和物质密度确定,同时配备便携式苯系物检测报警仪。
(2)化验室设置喷淋洗眼器。水流干净且不间断、水压适宜(不对眼睛造成冲击损伤)、采取冬季防冻措施等。
(3)在厂区高处设置风向标。
(4)各车间控制室内设置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防毒面具、滤毒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担架、急救箱及匹配的应急药品和物品等应急救援器材。
(5)在磨粉压型车间、炭化车间、活化车间设置防毒器具存放柜,柜中应至少各配备2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以及防尘毒半面罩(防有机物)、防尘毒半面罩(防一氧化碳);
(6)活化车间操作室设置新风净化系统,室外进风口设置一氧化碳报警器;
(7)在炭化车间、活化车间设置饮水设施,夏季提供含盐0.1~0.2%的清凉饮料,保证工人水盐代谢平衡,预防中暑的发生;
(8)各车间每层至少设置两个逃生出口,张贴逃生疏散图,并设置应急照明设施;
(9)与最近的平罗县中医院签署应急救援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