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粉尘防护
(1)电石库除尘器除灰投料口应安装除尘罩,同时在落灰点设置除尘罩;
(2)大倾角皮带尾部和发生装置五层转运站应安装除尘罩,同时在落灰点设置除尘罩;
(3)对电石库、电石料仓设置的除尘风管进行改造,除尘主风管和侧风管夹角,三通的夹角宜采用15°-45°,90°宜设置扩口导流措施或增加除尘设施。严格密闭破碎机、转载点处的收尘罩。
(4)加强电石库铲车驾驶室的密封性;加强密封电石库破碎机,在皮带下部的除尘滚轮处设置接尘平台,防止皮带清除的粉尘直接落入破碎机地坑,产生二次扬尘。
(5)加强聚合干燥装置振动筛的密封;
(6)加强聚合干燥装置各楼层设备与楼板缝隙的密封;
(7)定期对烧碱装置熔盐炉、乙炔发生装置、聚合干燥装置、聚氯乙烯自动包装机的除尘器进行检维护,保证除尘设备正常运行;
(8)定期对烧碱装置熔盐炉、乙炔发生装置电石库、上料皮带、皮带栈桥、发生装置下料器平台、聚合干燥装置一至四层、聚氯乙烯自动包装处、污水处理零排加药平台的积尘进行清理,防止二次扬尘的发生;
(9)不得随意停用和拆除已投入使用的防尘职业病防护设施。
2 毒物防护
(1)电解二层设置机械排风设施,其中从厂房的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三分之一,从下部地带排出三分之二。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2)电解装置一层、氯气处理氯气压机房、液氯压缩厂房在其厂房下部设置机械排风,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3)氯气处理装置一层、二层、乙炔压缩机房、乙炔干燥、变压吸附、氯乙烯压缩机房已设置风机风量不足,增加风机数量,使其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4)严格执行已有防毒措施,尤其是针对氯气、氯乙烯等高毒物质,在取样和现场作业时必须遵照相关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要求;
(5)根据相关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要求,设置应急救援通道、醒目的指示和警示标识。高度重视非生产工况下如日常检修、设备及设施清理、防护设施维护等特殊情况下化学有害因素(如“氯气、氯化氢、氯乙烯、硫化氢等”)的防护工作,进入受限空间、密闭空间中作业(如各种反应釜、罐体、缓冲罐清理维修等作业)时必须严格管理,作业人员必须佩带个体防护用具,采取局部机械强制通风、严格佩戴个体防护用具及检测报警仪器等措施,严防急性中毒等意外事件发生;
(6)针对氯气、氯化氢、氯乙烯、乙炔取样口处在取样时存在超标可能,取样时必须加强个体防护佩戴有效的防毒面具,同时巡检时必须携带便携式有毒气体报警仪;
(7)为防止毒物的危害,应加强工作现场的通风,并设专人负责机械通风的维修管理,定期清理、维护使机械通风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8)氯乙烯合成装置在厂家更换汞触媒(含氯化汞6%)时应控制现场采取隔离措施,更换过程中人员佩戴防毒面具、配备必要的汞中毒解毒药品和其他的应急物品,更换完毕后及时清洗衣物,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清理回收的汞触媒减少对装置人员的危害;
(9)含汞废水处理厂房建议封闭式管理,增加门禁和电子监控设施,按照剧毒物品严格管理,要求巡检人员注意个人卫生,衣物不得带出厂区,在厂区清洗使用,防止汞的慢性中毒发生。
(10)利用已有自动化控制系统加强对生产装置的实时监控。定期对检测仪器和防护设施进行保养和维修,使其处于正常状态,发挥仪器和设备设施的性能和效果。仪器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11)生产装置应严格按照规范选取设备、管道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确保生产过程中装置的可靠性、连续性。防止危险超压情况的发生,装置内的压力设备和管道按照规范设置安全阀和爆破膜等泄压设施。泄压设施和各系统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泄放物料送火炬系统燃烧后排放;
(12)进一步规范聚合装置空置助剂桶的管理,制定对应的防护使用管理制度,指定特定存放位置;
(13)对采样过程中的废弃、溢出以及残余样品(含汞废水等)应设置收集装置;
(14)对各人工采样阀,应定期检查采样阀和系统切换阀的使用状况,避免出现泄漏或阀门失灵;
(15)不得随意停用和拆除已投入使用的防毒职业病防护设施;
(16)后期建设单位若将乙炔发生装置进行密闭,应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防爆轴流风机,事故通风次数不小于12次/h;
(17)及时接通新增风机的电源,保证车间通风换气。
3 噪声防护
(1)电石破碎巡检工和电石料仓巡检工接触的噪声超标,产噪的颚式破碎机和上料皮带机应定期上油维护降低其产噪能力;
(2)聚合包装工采取三班三运转,应减少单班包装时间;
(3)电石破碎巡检工、电石料仓巡检工、液氯巡检工接触的噪声超标超标,应为其配备衰减性最好的防噪耳罩(SNR值不小于25dB(A)),尽量缩短巡检时间,减少高噪声设备停留时间;
(4)对于电石破碎巡检工、电石料仓巡检工、液氯巡检工接触的噪声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可适当增加人员轮流巡检(如),减少单个人员巡检时间;
(5)定期对接触等效声级等级大于80dB(A)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4 高温防护
(1)高温季节针对存在高温的车间:电解装置、烧碱装置、氯化氢合成装置、乙炔发生装置、氯乙烯合成装置、聚合干燥装置,接触高温的岗位应合理安排作业、巡检时间,减少接触高温时间;
(2)炎热夏季定期为职工发放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
(3)加强对各高温热源、高温管道保温隔热材料的维护工作,尽量较少热源管道裸露、保温材料破损等情况的发生。
|